-
国家中心城市的评选是一个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过程,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发展水平、综合实力、区域影响力、城市功能定位等。关于为什么是厦门而不是福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,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:
1. "地理位置":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,是福建省的重要出海口,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。厦门港是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之一,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具有重要意义。
2. "经济发展":近年来,厦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、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。
3. "开放程度":厦门是经济特区,具有很高的开放程度,吸引了大量外资和人才。厦门的经济特区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。
4. "城市功能定位":国家中心城市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,还要有明确的城市功能定位。厦门在区域内的功能定位较为突出,如国际航运中心、国际贸易中心等。
5. "区域影响力":厦门在福建省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,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福州不具备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。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,同样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、区位优势和区域影响力。然而,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,厦门可能更符合国家中心城市的评选标准。
需要注意的是,国家中心城市的评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,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城市具备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。举报 -
1、福建曾经作为前线省份,造成了长期以来国家极少投资福建,福建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“洼地”。而福建是沿海省份中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特殊区域,因“蜀道难,闽道更难”,造成了福建对国内的隔绝,而以海外关系更加热络的状况。改革开放以后,福建充分利用台胞、侨胞的优势,不断壮大自己,福建最终有效发展自己,挤身于全国的十大经济強省之列。2、闽南语是福建各地最大的方言语系,厦漳泉核心区区域就有1737万人,加之龙岩的龙岩的新罗与三明的大田等,就拥有全省近一半人口,加之粤东的潮汕属闽南语系,台湾同胞中約70%的居民祖籍闽南,其民间通用的谘言就是闽南话(台语),闽南更是全国著名的侨乡,上千万的侨胞遍布东南亚与世界各地,仅新加坡就有一半华侨为闽南人,且始终保持乡音不改。福建经济的发展,特别是闽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闽南人民、闽南籍的乡亲、侨胞的齐心协力。 3、闽南金三角是福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,厦(3)漳(4)泉(1)三市的GDT产值达13547亿元,加之以其近邻的龙岩(5),其产值共15444亿元,比以省会福州(2)、三明(6)、莆田(7)、宁德(8)、南平(9)等闽东北五地市产值高2745亿元。这就是南強北弱的区位优势。相对而言,福州周边经济无疑相对落后于南部。4、厦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,国家计划单列市,国家副省级城市,国家对外开放港口城市。国家希望把厦门建设成为“国家中心城市”,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经济,更重要的是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…
举报 -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