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海峡两岸(厦门)保生慈济文化活动启动

厦门 更新于:2025-04-20 12:16
  • 后知后觉丶0512

    来源:【厦门日报】

    来自海峡两岸以及东南亚的宫庙代表和信众共600人欢聚一堂,共襄盛典。

    启动仪式上的表演。

    春风如沐,缘系两岸。坐落在厦门海沧的青礁慈济祖宫,又迎来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节。昨日上午,2025年海峡两岸(厦门)保生慈济文化活动启动,来自海峡两岸以及东南亚的宫庙代表和信众共600人欢聚一堂,共襄盛典。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龙明彪,全国台联文宣部部长何军,中国国民党前代理主席林政则等出席启动仪式。

    保生慈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。海沧是保生大帝信仰的重要发祥地,充分发挥青礁慈济祖宫作为“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”的载体作用,已成功举办十七届两岸保生慈济文化活动,得到了台湾同胞、海外侨胞的热烈响应,体现出两岸不断深化的文化经贸交流和源远流长、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。

    共襄民俗盛举 增进情感认同

    翩跹的彩袖间,翻涌着保生慈济“悬壶济世”的仁心传承;铿锵的鼓点里,激荡着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。昨日上午,2025年海峡两岸(厦门)保生慈济文化活动在民俗表演中拉开帷幕。本次活动以“两岸青韵 慈济薪传”为主题,以民间宫庙情缘交流为纽带,展现保生大帝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进一步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。

    “我们这回一共来了三百多人,我本人已经来了近十次。每次踏上这片土地,都能收获新的惊喜。”在现场,台中元保宫主委赖信雄说,保生慈济文化是两岸同胞凝聚亲情、深化认同、守望相助的重要文化资源,希望两岸民间在宗教、旅游、文化等方面能有更多互动,也期盼更多大陆同胞到台湾参加交流活动。

    “在保生慈济文化活动这个平台上,两岸在共同推广、延续保生慈济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激发新思路,拓宽新内涵,推进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。”海沧青礁慈济祖宫理事会理事长颜国强表示,保生慈济文化活动已经走过20年,海沧与台湾众多宫庙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对接,我们希望与台湾宫庙一起,依托保生大帝神缘系牢两岸情缘与亲缘,让更多的两岸同胞通过保生慈济文化活动交上朋友、成为至交。

    除了在青礁慈济祖宫,热络的交流在海沧继续延续。昨日下午,台湾及海外宗亲宫庙代表还一同走进开台文化公园、金沙书院、莲塘别墅、慈济北宫等地,深入祖地叙缘交流,增进两岸情感认同。

    活动丰富多元 青年积极参与

    “你们很有想法,创新传承保生慈济文化做得非常好!”在昨日现场,来自高雄的台胞刘佳莲体验古法香囊制作,她一边选择心仪的草药,一边竖起大拇指点赞。在古法香囊制作区,香囊布袋古色古香,薰衣草、艾叶、薄荷等配料最受欢迎。

    在一旁,艾草锤制作、青草药知识传习、植物拓印、中医义诊、漆扇制作、闽台技艺等民俗文化互动交流活动也备受两岸民众喜爱,送王船文创产品、AI问诊等摊位前排起长队。

    文化作为两岸交融的灵魂,根植于两岸民众的生命里。不难窥见,经过精心打造,如今的保生慈济文化活动形式更多样、内涵更丰富、参与面更广。在海沧的另一隅,海沧区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分享汇(第八期)正在进行,活动以“企业参访+就业辅导+经验分享”的形式展开,结合海沧特色产业发展,通过针对性的政策解读、职业培训、打卡海沧产业地标,鼓励台湾青年在海沧就业创业,为台湾青年提供更多机会。

    夜幕降临,海峡两岸(厦门)民族音乐会在金沙书院举办。现场,唢呐、扬琴、琵琶、二胡等民间乐器和谐共鸣,两岸青年音乐家们倾情演奏,为两岸民众带来了一场民族音乐盛会。

    “我以为只是来参加祭祀活动,没想到海沧举办的保生慈济文化活动这么丰富,为我们两岸青年搭建了全方位交流的平台。”来自台南的叶奕廷是一名“00后”,这是他第一次来厦门,他笑着说,希望能交到更多大陆朋友,不仅传承保生慈济文化,也能一起听音乐、玩游戏。

    记者发现,此次保生慈济文化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年轻新面孔。在中国国民党前代理主席林政则看来,这一次的交流活动,吸引了更多两岸青年参与,打造起了两岸青年全方位交流的有效平台。在这里,两岸同胞面对面直接互动,产生了很好的效果,希望更多台湾信众来大陆看看,了解大陆推动和平交流的决心。

    海沧区表示,未来将继续秉持“两岸一家亲”的理念,进一步夯实以通促融的基础、拓展以惠促融的广度、拉紧以情促融的纽带,为把厦门打造成为促进两岸交流交往的共同家园而努力奋斗。

    (文/厦门日报记者 林岑 通讯员 林意 熊东帆 图/通讯员 陈亚沙)

    本文来自【厦门日报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

    ID:jrtt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